> 文章列表 > “静坐澄思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静坐澄思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静坐澄思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静坐澄思虑”出自宋代邵雍的《独坐吟》。

“静坐澄思虑”全诗

《独坐吟》

宋代 邵雍

天意自分明,人多不肯行。

莺花春乍暖,风月雨初晴。

静坐澄思虑,闲吟乐性情。

谁能事闲气,浪与世人争。

《独坐吟》邵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独坐吟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:

天意自分明,

人多不肯行。

莺花春乍暖,

风月雨初晴。

静坐澄思虑,

闲吟乐性情。

谁能事闲气,

浪与世人争。

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独自坐着吟咏的心情和思考。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:

诗词的开头,\"天意自分明\",意味着天地的规律和道理是清晰明了的,暗示作者对人世间事物有着深刻的领悟。

接下来的两句\"人多不肯行,莺花春乍暖\",揭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,却常常被繁忙的生活所束缚,不愿意放慢脚步去感受自然的美好。

\"风月雨初晴\"一句,通过描绘四季变化的景象,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美妙,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动。

下半部分的两句\"静坐澄思虑,闲吟乐性情\",反映了作者独处时的宁静思考和自由吟咏的快乐。作者通过独自坐着,静心思考,以及自由吟咏自己的情感和理念,寻求自我满足和内心的平静。

最后两句\"谁能事闲气,浪与世人争\",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。他希望摆脱尘世的纷扰和浮躁,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,不与世俗和外界争斗。

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,通过对比人与自然的关系,表达了作者对独自思考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,以及对于闲适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。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,呼吁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。